目录
理论探索
作为符号活动的教育程然;李健;1-5+134
“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”亟待解决的问题阮朝辉;6-9+134
和谐人及其培养:基于“和合”理论的研究黄涛;10-14+134
贵州对外旅游宣传视角下的中美旅游文本策略对比刘洋;15-18+135
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理论模型的验证吴晓英;25-32+135
王阳明《传习录》的自然法思想寻隐李铭;33-38+136高等教育
地方综合性高校学科绩效评价研究——以西部某大学理工农学科为例张伟;曾健文;39-47+136
当代大学生的俭德标准及其运用杨豹;48-53+136
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——以贵州大学农学院为例冯跃华;赵致;宋碧;任明见;王巩;秦建权;田山君;54-57+137
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——以西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邓洪波;刘星;58-61+137硕博论坛
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——基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的考察郑娜娜;许佳君;62-69+137
我国高校EMI教师教学胜任力生态化发展裴欣欣;70-73+138
侗族民歌的社会教育功能及传承发展研究——以黎平、锦屏两县西部相邻乡镇侗族习俗歌为例吴青芬;朱婧;74-78+138教学教改
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“三进”的思考李忆华;79-82+138
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探索——基于学生创新基因唤醒与强化的视角熊德斌;83-88+138-139
俄语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训练初探——以俄语泛读课程为例孙婷;89-93+139
论以问题史为纲的伦理学专业课程模式探索郭晓林;94-98+139
西部高校历史本科教改难点及对策——以合作学习在贵州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庄和灏;99-103+139区域教育文化纵横
黔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研究欧阳大霖;104-107+139-140
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罗银新;张爱丽;108-111+140
吸纳与内生:黔南州地方文化整合进幼儿园的实践与反思欧阳黔豫;112-116+140
2018年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调查——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小学为例韦文华;王得梅;章雪;117-123+140人物评述
教育前贤、方志故老、文化老人——对陈福桐先生之怀念杨军昌;124-129+140文摘之窗
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角色定位及建设路径申国昌;程功群;130
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的自我塑造于秀艳;130
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策略王道红;130
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自觉徐继存;130
论性别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徐文;130
规模扩张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宋韬;130
大学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——工作满意度、情绪智力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林培锦;李建辉;130-131
近代以来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张继明;张丽丽;131
教师的公民教育素养及其提升张夫伟;131
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家庭教育决策合理性雷万鹏;向蓉;131
中亚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优化实证研究刘明;131
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:英、美、德、澳的经验与启示李鹏;朱德全;131
高中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:学业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赵小云;张琳雅;缪华灵;刘衍玲;131-132
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高雪春;王娇;132
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高雪春;王娇;132
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中的文化产业价值链构建与升级研究崔向阳;钱书法;132
走出“制度陷阱”: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供给困境反思王为民;132
中国民办教育四十年笔谈潘懋元;吴华;王文源;李盛兵;邵允振;132
中小学择校利益格局调查研究王天平;王建平;132-133
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罗启华;133
CBE教学模式在贵州省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杨萍;禄佳妮;133
民国时期大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设计研究兰珍莉;李森;133
公平高效: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刘盈盈;刘晓伟;马峰;133
“双一流”背景下区域高校系统科技创新能力:绩效评价与提升路径黄小平;刘光华;刘小强;133